石棉县“五防两保”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
来源: 发布时间: 浏览次数:
打印
【字体:

石棉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决策部署,加快构建以防汛、防灾、防火、防疫、防地震和保安全、保稳定为主的“五防两保”网格化治理体系,努力打造权责明晰、高效联动、上下贯通、运转灵活的基层社会治理指挥体系,推动治理与发展相得益彰,确保“平时植根基层、战时召之能战”,以“五防两保”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。

一、“上下贯通”建强组织体系。一是精准划分网格,全面下沉干部。整合综治、环保、森防、地灾山洪防治等网格,以30户左右为基本单元划分基础网格862个,实施“干部下村”“细胞归巢”两项行动,下沉县乡村干部862人包保服务群众,动态调整网格包保力量,经常性开展“组团服务”,应急时下沉“组团作战”。二是组合基础网格,建强网格组织。党组织负责人应由党员村组干部担任,整合“1+1+N”(1个网格必须落实1名干部,并整合网格内党员、乡贤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志愿者等多种力量)的“一格多员”治理力量,明确6类网格主体职责,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。三是推行“帐篷党建”,筑牢救灾根基。在“9·5”泸定地震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构建“1+6”组织保障体系,根据分区划分,建立“片长—点长—篷长”分级负责制,开展“走访慰问进帐篷、安全保障进帐篷、心理疏导进帐篷”,党员干部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安置群众。

二、“平战结合”建强应急体系。一是加强思想引领,构建体制机制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指示要求,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市委部署要求,切实增强防风险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及时总结疫情防控经验,积极构建平战结合、转换迅速、动员有力的应急处突机制,确保党组织关键时冲得上、顶得住、打得赢。二是依托划分网格,健全治理体系。搭建“五防两保”网格化治理架构,健全应急指挥体系、应急预案体系、应急工作体系、一体化应急响应运行体系、应急管理责任体系“5大体系”,以“五防两保”为重点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,全面提升基层应急处突、维护稳定、服务群众能力和公共服务、公共管理、公共安全保障水平。三是做好平时服务,夯实战时基础。依托夹干院石棉校区集中培训“五防两保”网格员2400余人次,组织群众开展应急演练800余场次,坚决落实“三个避让”“三个紧急撤离”要求转移安置群众,保障群众生命安全。地震发生后,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,迅速组建18个专项工作组,落实13名县级干部驻村包保13个重灾村,实行“扁平化”管理,科学高效开展抢险救援。

三、“共建共享”建强服务体系。一是夯实村组建制调整改革基础,探索基础治理模式。做好村组建制调整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,按照便于治理的原则,推进基础网格组合形成村落级网格,探索“村党组织—村落党组织—党员”和“村委会—村落理事会—村民”的双线运行、三级架构治理模式,在党组织领导下推行村民自治、厉行法治、崇尚德治、共建共治。二是健全村级议事决策机制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。建立村落理事会、红白理事会284个,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的村级议事决策机制,实施村落互助推动,开展移风易俗治理活动856场次。组织“三官一律”开展“送法下乡”活动30余场次。推广“红黑分积分制”,建立健全道德评议机制,规范完善51个村规民约、村落公约。以网格包保力量为主深入开展“大走访”活动,每月至少走访一遍包保群众或组织召开一次院坝会,落实628万元资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7件。三是抓紧抓实“包保帮”工作,做好震后安置重建服务。采取“一户一台账”“两天一见面”方式,建立包村、包组工作队,全面落实党员干部与过渡安置户“1包10”结对包保全县过渡安置人员4264户15603人。落实包保干部8包责任,包干到底,加强留守儿童、孤寡老人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关爱,开展3轮全覆盖督导,确保群众安置得下、过渡得好。

<
微信